探寻中国房价根源,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献策。2016年12月3日,以“中国经济的下一程:新经济、新动能、新引擎”为主题的2016新华网思客年会在海南三亚举行。在上午的圆桌对话上,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、国务院参事汤敏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、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、香港大学金融与公共政策教授肖耿、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等多位专家三问中国房价,围绕房地产业问题根源展开热议。
中国的房子是多是少?
今年前三个季度,多地房价一路飙升。房价,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回避的话题。邱晓华认为,中国的房地产业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产物,地位是不会改变的。无论对中国的房地产有什么是批评也好,肯定也好,至少有一点没有变,就是中国工业化、城市化、人口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。
而朱云来提出:“就房子的数量而言,我们人均平米数已经很高了,实际上是比较系统性的过剩了。恐怕按照现在的速率,我们正在施工建筑的就有60多亿平米的住宅,算下来已经够新增两亿人住了。并且按规划,十年也才有一亿新增的城镇化人口,所以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建房子了。”
但就中国下一程的房地产形势而言,邱晓华仍然认为部分地区的房价仍然会刚性上涨。他把这部分地方分为三类:第一,有人气的地方,有人聚集的地方。第二,经济有活力的地方,表现为:就业岗位比较多、财政状态比较好、经济增长有活力。第三,地方生态环境相对优越的地方。
如何既去库存,又不导致房价上涨?
去年,面对经济新常态的现实,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“三去一降一补”成为了改革的五大任务。其中涉及到房地产业的”去库存”任务成为了改革的重中之重。然而,今年前三季度房价的飙升引发了公众对“去库存”的深层次思考。究竟如何既去库存,又不让房价飙升呢?
对此,汤敏在讨论中提出:“我觉得这一轮的房价上涨,就是几个一线城市和少数的二线城市,大部分的城市,还是偏冷的。一线城市出现这样的问题,是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。”
汤敏认为,从根本上来说,房地产问题如果不解决地方政府靠卖地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,房价飙升的怪象还会不断的出现。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长期的过程。“但是,目前来说,要在一线城市增加一些供给,包括土地的供给,我觉得还是必要的。数据显示,一线城市过去几年里,大量减少土地供给,这也造成了一线城市房价涨得太快。”汤敏说。
朱云来则认为,目前房地产的高需求是超量货币发行产生的需求。因为货币规模在不断扩大,货币创造的速度,已经赶上了经济发展的两倍,再加上分配不平均,才导致了房价的分化。所以朱云来提出,需要特别小心的是过剩,并非是增加供给能够解决的问题。
在肖耿看来,房价是一个市场信号,有能力的年轻人都去一线城市,最好的企业都在一线城市。一线城市土地供应却远远落后于市场的需求,这也是客观的。经济发展的历史是土地增值,人力资本增值的历史,房价的分化是符合市场规律的。但是,货币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,对于货币怎么保值,老百姓是非常理性的。
肖耿说:“老百姓用自己血汗钱投资的时候是非常小心的,他们是很聪明的,为什么投一线,就是知道一线的房价掉不下来。所以政府应该好好思考这些信号怎么用,不能说硬管,管不住的。”
房地产税能否解决房价问题?
今年,房地产税法被正式列入中国立法规划。房地产税究竟何时出台,将以怎样的姿态出台,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。张军在讨论中提出:“房产税已经讲了很多年了,我相信这个方案本身随时可以拿出来,问题是房产税现在到底能不能解决中国房价的问题。”
同时,张军还提出了房地产税出台的现实障碍:中国还有土地70年使用权问题,法理上跟房产税出台的逻辑也有一定的冲突。并且,中国是间接税的体制国家,一下子走向直接税,不一定是很合适的办法。所以,张军认为,最终的房地产税一定是在不断地讨论和多方共识形成后才出台的,并不是为了抑制当前的房价而仓促出台的政策。